2025年10月14日,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842.SZ,证券简称:帝科股份)正式对外披露,拟以3亿元现金收购江苏晶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称:“江苏晶凯”)62.5% 的股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江苏晶凯将成为帝科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01# 江苏晶凯:技术驱动型封测企业
本次交易的核心标的江苏晶凯,是一家专注于存储芯片封测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企业。目前,江苏晶凯构建了覆盖“存储晶圆分选测试—芯片封装—成品测试”的完整服务链,是国内少数具备该能力的存储芯片封测企业。
具体来看,其业务分为两大核心板块。
一是存储芯片封装与测试制造服务。江苏晶凯采用BGA、FCCSP&FCBGA等主流封装工艺,掌握DRAM多层堆叠、30um超薄Die封装、多芯片集成、SIP倒装封装及WLCSP、Fan-out等先进技术,同时具备各规格DRAM芯片的全自动化成品测试与老化测试能力。
二是存储晶圆分选测试服务。作为封装前的关键环节,江苏晶凯通过定制化测试设备对存储晶圆进行分级分类,有效提升后续封测效率与成品良率。目前,江苏晶凯已实现对多家原厂DDR4、LPDDR4、LPDDR5晶圆产品的覆盖。
更关键的是,伴随AI算力时代的到来,江苏晶凯还能提供定制化整合介面、先进封装材料与工艺导入、封装方案定制、产能配套等一体化的算力芯片“中间件”服务,高度契合高端存储市场需求。
财务数据方面,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20.15万元,净利润1354.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211.49万元,盈利能力与现金流状况均表现稳健。
2025年1-4月,受行业季节性波动及前期增资后产能爬坡投入的影响,公司短期净利润出现372万元的亏损。然而,营业收入仍达到1654.1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正向流入。此外,公司总资产规模从2024年末的1.58亿元增长至1.85亿元。
02# 增值率达930.28%并伴随业绩承诺
本次交易的定价评估过程采用了资产基础法与收益法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资产基础法从企业现有资产负债出发,评估结果显示江苏晶凯净资产为6280.91万元,较账面净资产3503.89万元增值2777.02万元,增值率为79.26%;而收益法则基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评估结果为3.61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3.26亿元,增值率高达930.28%。
评估机构选择收益法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论,核心原因在于江苏晶凯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其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现有资产上,更在于其先进封测技术形成的竞争壁垒、客户资源积累以及未来在AI存储领域的增长潜力,收益法更能客观反映其长期价值。
在此基础上,交易各方进一步考虑了评估基准日后的重大资本变动:2025年8月,徐州产发以投前3.6亿元估值对江苏晶凯增资9000万元;同时,在评估基准日至股权交割前,标的公司新增实缴出资2912.5万元。
综合上述因素,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最终确定江苏晶凯100%股东权益价值为4.8亿元,对应62.5%股权的收购价格为3亿元。
此外,根据公告显示,业绩补偿承诺方向帝科股份承诺,江苏晶凯在2025年度、2026年度、2027年度和2028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0万元、3500万元、4800万元和6100万元。
03# 完善产业链闭环,抢占国产存储增长红利
帝科股份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导电银浆等电子材料,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封装等领域。公司核心业务是为光伏和半导体产业提供关键材料解决方案。因此,本次收购江苏晶凯,是帝科股份顺应存储产业趋势、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布局。
当前,AI算力、大数据、5G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正驱动存储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尤其是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计算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张。
根据Technavio测算,2024年全球DRAM市场规模达1551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1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1%。
与此同时,国产存储芯片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下,正迎来进口替代的历史性机遇。
在此背景下,帝科股份已于2024年9月通过收购因梦控股切入存储芯片领域。因梦控股专注于DDR4、LPDDR4、LPDDR5等DRAM芯片的应用性开发、方案设计与销售,其产品覆盖OTT机顶盒、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消费电子领域。
2025年1-6月,因梦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业务增长态势良好。然而,因梦控股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设计与销售环节,其上游封测环节依赖外部供应商。江苏晶凯作为因梦控股的上游合作伙伴,具备强大的封测与晶圆测试能力,这恰好填补了帝科股份在产业链上游的空白。
本次收购完成后,帝科股份将构建“芯片应用性开发设计—晶圆测试—芯片封装—成品测试”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实现从上游技术到下游市场的一体化布局。这种整合不仅能降低供应链依赖风险、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还能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并通过技术协同推动产品升级。
END
欢迎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项目详情
]article_adlist-->金斧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